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 > 高中 > 高中语文 > 高三语文

2022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二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考题吧  发布时间:[ 2022-05-12 15:58:30 ]   发布人:kaoti8   【】 点击数:

导读:

2022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二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随着公共生活空间日益拓展,人们的交往与合作愈加丰富多样,集体行动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只有充分理解集体行动,认识集体行动之于公共生活的价值,才能把握个人生存的社会性本质,理解人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形成与世界历史同步的道德共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解集体行动,要避免单子化个体主义的视角,认识到简单物理还原论的不足。简单物理还原论者认为,对任何一个行动的解释都必须还原到它的物理基础。但是,只有个体行动者的集合,还不能实现真正的、作为实体的集体行动,因为集体行动中的行动理由是超越了个体本身的。例如,乐团交响乐合奏的集体行为不仅仅是“单管演奏者在第三节开头吹出了一个低音”,加上“首席钢琴师弹出F大调音阶”,加上“大提琴手拉出三个跳音”,即便这个客观物理的描述可以不断叠加,最后穷尽整场演奏会的所有细节,却依然无法让我们真正理解乐团合奏这个集体行动。这种方法论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恰恰是“乐团要合奏交响乐”这个集体行动的理由解释了每个演奏人员的个体行为,而不是每个演奏人员的个体行为解释了集体行动。

  理解集体行动,要重视它的双重实现条件。一方面,集体行动的实现有赖于个体对集体行动的认同和理解。个体对于集体行动的有效内化是集体行动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也是集体行动最终的落实基础。另一方面,集体行动的维系有赖于外在制度和秩序。只有在个体动机之上设立制度和秩序,稳固集体行为的实现方式,才能保证集体行动有效进行。

  人们从公共理性的角度出发思考自己的行为,同时成全他人的利益和价值,这种思考和选择方式让我们与他人之间产生了深刻的道德关联,这种道德关联消解了集体行为离散的可能性。正如美国学者玛格丽特·吉尔伯特所指出的,真正的集体行动具有一种独特的道德基础,而这种道德基础来自集体成员之间通过共同承诺而形成的责任。当“你成为我行动的理由”时,“你有责任为我完成集体行动”时,你我之间就形成了基于公共理性的道德纽带,真正意义上的集体行动才得以完成。

  在集体面对重大危机和挑战时,集体行动的意义格外突出,认真理解并参加集体行动也就更为重要。譬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考察每个人佩戴口罩的理由和动机,如果人们不仅是想要保护自己的健康或为了遵守有关规定,而且为他人的健康着想,认识到如果自己不佩戴口罩,那些尚未接种疫苗的人就可能被置于危险之中,并由此自发产生道德责任信念,做到“我要为你戴上口罩”的时候,个体之间的道德责任关系就得以实现,这样的集体行动对构建我们的美好生活当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田洁《集体行动与我们共同的责任》)

  材料二:

  集体行动是一个常用的政治学和社会学概念,每一次应对疫情的行动都属于集体行动,集体行动会转化为集体记忆,进而滋养集体认同。

  此次防范和应对疫情,呈现的是以国家政治动员为“发动机”,国家权力运行机制和资源调配体系为“路由器”的整体联动以及社会的全面响应,是一场整个国家、全体国民参与的集体行动,具有巨大价值和深远意义。

  目标明确、组织性很强的集体行动由众多的个体实践和群体实践汇成。根据保罗·康纳顿关于体化实践和刻写实践的划分,体化实践强调实践主体亲身参与,一个微笑,一个点头,都是为人所牢记的一种意义表达。此次疫情应对中的体化实践是疫情中无数“逆行者”的言行与作为,是全民立足本职的综合响应与配合。而刻写实践则是通过描述、记录等媒介工具捕捉和保存信息。在此次疫情应对中刻写实践则是每天更新的让人焦虑、心痛的关于确诊、死亡病例的数据,是让人泪目的关于牺牲、奉献、捐助的事迹报道。通过人类的心智机能,体化实践与刻写实践又转化为个体记忆以及累加、建构起的群体记忆。

  集体行动的过往会转化为集体记忆。伴随着集体行动和媒体传播,关于此次疫情应对的画面、标识、形象、事迹、感悟等不同程度地驻足于每位国民的内心。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似乎存在一个规律,除了曾经的荣光,苦难的集体记忆也往往能够激发出凝结与建构力量。这些不幸与灾难往往激发一个人、一个民族奋发自强,激发人们从灾难中吸取教训,走向成熟。

  集体记忆滋养集体认同。群体认同其实是一个群体共享的概念,是用来指称来自集体成员共同的旨趣、经历以及团结。集体记忆不仅能为社会变迁不断拾起一个民族群体的过往,还能为这个民族当下和未来的凝聚,提供和积攒必要的素材。集体目标、一致行动、对于好的预期和不幸的伤害,都会凝结成刻骨铭心的记忆。

  时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是一种空前的集体行动。随着时间的流转,集体行动也在向集体记忆转化,集体认同既处在与集体行动相伴而生的现在时,又会依托集体记忆而延续至将来时,基于呵护生命的集体的行动、记忆与认同的主旋律就是万众一心、战胜疫情。

  (摘编自严庆《在应对疫情中增强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按照简单物理还原论,集体行动可用个体行为的叠加来解释,但这种方法论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B.集体行动的实现,既离不开个体对集体行动的有效内化,又有赖于在个体动机之上设立制度和秩序。

  C.集体成员之间确立了共同的行动目标,每个个体的利益又得以实现,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行动。

  D.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为他人健康着想而自觉佩戴口罩的行为体现了个体之间道德责任关系的实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企业的领导者,通过制定规则能够强制企业员工之间产生深刻的道德关联,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B.应对疫情是整个国家、全体国民参与的集体行动,主要由国家层面动员,因而忽略了个人的主观意愿。

  C.苦难的集体记忆能激发凝结与建构力量,因此灾难越多越有利于中华民族形成自强团结的民族力量。

  D.集体认同既与当下的集体行动相伴而生,又将随着新的集体记忆的形成而不断更新,并非固定不变。

  3.在今年春季再次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了很多令人感动的行为。下列不能支持保罗·康纳顿关于“体化实践”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阳光小区的居民收到封控通知,自觉隔离,足不出户。

  B.阳光街道的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C.某博主用vlog形式记录防疫志愿者每日暖心事迹。

  D.阳光医院某护士上有老下有小,毅然选择驰援上海。

  4.两则材料都论及“集体行动”,但论证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4分)

  5.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加强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王全

  汪曾祺

  王全,又叫偢六。这地方管缺个心眼叫“偢”,读作“俏”。王全行六,据说有点缺个心眼,故名“偢六”。他是个老光棍,已经四十六岁了,有许多地方还跟个孩子似的。也许因为如此,大家说他偢。

  他常到业余剧团看戏,——在农闲排戏的时候。有时也帮忙抬桌子、挂幕布,有时会发些议论,最常用的是:“看看!”

  不知道究竟为什么,他不当饲养员了。他跑到生产队去,说:“哎!我不喂牲口了,给我个单套车,我赶车呀!”马号的组长跟他说,没用;生产队长跟他说,也没用。于是就如他所愿,让他去赶车,把原来在大田劳动的王升调进马号喂马。

  我参加劳动,有时去跟车,常常跟他的车。他嘴上是不留情的。我上车,敛土,装粪,他老是回过头来眯着眼睛看我。有时索性就停下他的铁锹,拄着,把下巴搁在锹把上,歪着头,看。而且还非常气愤,却又压抑着只从胸膛里发出声音“嗯!”忽然又变得非常温和起来,很耐心地教我怎么使家伙。“敛土嘛,左手胳膊肘子要靠住胳膝,胳膝往里一顶,借着这个劲,左手胳膊就起来了。嗳!嗳!对了!这样多省劲!是省劲不是?像你那么似的,架空着,单凭胳膊那点劲,我问你:你有多少劲?一天下来,不把你累乏了?”慢慢地,我干活有点像那么一回事了,他又言过其实地夸奖起我来:“不赖!不赖!像不像,三分样!你能服苦,能咬牙。你是个好样儿的!毛主席的办法就是高,——叫你们下来锻炼!”

  他的车来了,老远就听见!不是听见车,是听见他嚷。他不大使唤鞭子,除非上到高坡顶上,他的青马实在需要抽一下,才上得去,他是不打马的。

  有一回,从积肥坑里往上拉绿肥,马怎么也拉不上去。他拼命地嚷:“喔喝!喔喝!咦喔喝!”

  他生气了,拿起鞭子。可忽然又跳在一边,非常有趣地端详起他那匹马来,说:“笑了!噫!笑了!笑啥来?”

  这可叫我忍不住扑哧笑了。马哪里是笑哩!这是叫嚼子拽的在那里咧嘴哩:这么着“笑”了三次,到了也没上得去。最后只得把装到车上去的绿肥,又挖出一小半来,他在前头领着,我在后面扛着,才算上来了。

  我问过他为什么不当饲养员了,他不说,说了些别的话。

  他说马号组的组长不好。什么事都是个人逞能,不靠大伙。旗杆再高,还得有两块石头夹着;一个人再能,当不了四堵墙。

  可是另一时候,我又听他说过组长很好,使牲口是数得着的,又会修车,又说他很辛苦,晚上还老加班……

  他说,喂牲口是件操心事情。要熬眼。马无夜草不肥,要把草把料——勤倒勤添,一把草一把料地喂。牲口嘛!跟孩子似的,一黑夜你就老得守着侍候它,甭打算睡一点觉。

  他说得最激动的是关于黑豆。他觉得牲口吃了黑豆好。

  “每年我都说,俺们种些黑豆,种些黑豆。——不顶!”

  我说:“你提意见嘛!”

  “提意见?哪里我没有提过意见?——不顶!马号的组长!生产队!大田组!都提了,——不顶!提意见?提意见还不是个白!”

  “你是怎么提意见的?一定是也不管时候,也不管地方,提的也不像是个意见。也不管人家是不是在开会,在算账,在商量别的事,只要你猛然想起来了,推门就进去:‘哎!俺们种点黑豆啊!’没头没脑,说这么一句,抹头就走!”

  “咦!咋的?你看见啦?”

  “我没看见,可想得出来。”

  他笑了。

  这是春天的事。冬天里,发生了这么一场事,他把王升打了。

  王升负责喂马后,慢慢地,车倌就有了意见,因为牲口都瘦了。他们发现他白天搞吃的,夜里老睡觉。喂牲口根本谈不上把草把料,大碗儿端!不仅如此,王全还发现,王升偷马料!王全找到王升,大拳头没头没脑地砸下来,打得王升孩子似的哭,爹呀妈的乱叫,一直到别人闻声赶来,剪住王全的两手,才算住。

  王全又去喂马了!

  王全喂了牲口,生产队就热闹了。三天两头就见他进去:“人家孩子回来,也不吃,也不喝,就是卧着,这是使狠了,累乏了!告他们,不能这样!”

  “人家孩子快下了,别叫它驾辕了!”

  “人家孩子”怎样怎样了……我在这个地方待了一些时候了,知道这是这一带的口头语,管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甚至是小板凳,都叫作“孩子”。但是这无论如何是一种爱称。尤其是王全说起来,有一种特殊的味道。那么高大粗壮的汉子,说起牲口来,却是那么温柔。

  我离开这个农业科学研究所已经好几个月了,王全一直在喂马。现在,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就正在喂着马。夜已经很深了,这会,全所的灯都一定已经陆续关去,马圈的灯还亮着。灯光照见槽头一个一个马的脑袋。它们正在安静地、严肃地咀嚼着草料。时不时地,喷一个响鼻,摇摇耳朵,顿一顿蹄子。偢六——王全,正在夹着料笸箩,弯着腰,无声地忙碌着,或者停下来,用满怀慈爱的、喜悦的眼色,看看这些贵重的牲口。

  王全的胸前佩着一枚小小的红旗,这是新选的红旗手的标志。

  “看看!”

  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日夜二时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和“我”一起劳动时,王全有时停下铁锹,歪头看“我”,他觉得“我”干活不像样,对“我”偷懒的行为感到气愤。

  B.王全不当饲养员有多方面的原因,如他看不惯凡事都爱逞能的马号组组长,他觉得喂马太过辛苦,夜里无法好好休息等。

  C.小说中的“生产队”“农闲”“下来锻炼”等词语揭示了小说的时代背景,小说里的人事有着较为鲜明的时代印记。

  D.王全常用“人家孩子”这一爱称来称呼他喂养的马,说明他对这些马的感情很深,对于喂马一事有着发自心底的热爱。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人称的叙述给故事增加了真实感,故事围绕着“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展开,使结构更加紧凑。

  B.小说对王升的着墨并不多,偷懒耍滑、偷窃马料的王升对主要人物王全的形象塑造起到了衬托作用。

  C.小说使用了大量对话、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农村风俗画卷。

  D.小说结尾部分细腻的场景描绘是“我”的诗意想象,以“看看”二字来收尾,生动传神,余韵悠悠。

  8.王全的“偢”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4分)

  9.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熙宁五年闰七月庚戌,遣检正中书户部户房公事章惇察访荆湖北路,经制荆南事。先是,辰州布衣张翘与流人李资诣阙献书,言:“辰州之南江古银州地接施黔牂牁世为蛮人向氏舒氏田氏所据也产朱砂水银金布良田数万入路无山川之扼若朝廷出偏师压境上,臣二人说之,可使纳土为郡县。”书奏,朝廷以委广西钤辖刘策。既而上语,王安石曰:“刘策所规画甚善。”策不欲令安石转运司预此,上曰:“诚然。”安石曰:“须朝廷精择数人,与同此事。”未几,策死。因改命惇,以东作坊使石鉴知辰州,使助之。及有僧愿成者,能为符箓禁咒。王雱幼子夜啼,用成咒而止,雱德之。或言蛮人多行南法,畏符箓。雱即荐之于惇,惇至辰州,遂遣李资、张竑及愿成等入南江,谕以朝廷之意。资等褊宕无谋,亵于蛮妇。其酋田元猛者,不胜其愤,尽缚资等,钊斫于柱次。至愿成来哀,元猛素事佛,乃不杀而遣之。惇知群蛮终不可以说下也,即三路进兵诛荡平之,遂置沅州,以懿州新城为治所,县以卢阳为名,又以潭州梅山建安化县。得主客万四千八百九户,土丁万九千八十九人,田二十六万四百三十六亩,起税租。于是,缮筑武阳关硖城寨以控制之,又令李诘将取光潜师至飞山,振险不能度而还。当是时,张颉居忧于鼎州,目睹其事,遂以书抵朝贵。言:“南江杀戮过甚,无辜者十有八九,以至浮尸塞江,下流之人不敢食鱼者数月。”惇病其说,且欲分功以陷之,乃上言:“向者,张颉知潭州之益阳县,赏建取梅山之议。今臣成功,乃用颉之议也。”朝廷赐颉银绢二百,而执政独患其异议。会颉服阕,乃就除为江淮发运使便道之官。于是不敢食鱼之说息矣。

  (节选自《太平治迹统类·神宗开南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辰州之南江/古银州/地接施黔牂牁/世为蛮人向氏舒氏田氏所据也/产朱砂/水银/金/布/良田数万/入路无山川之扼/

  B.辰州之南江/古银州/地接施黔牂牁/世为蛮人向氏舒氏田氏所据也/产朱砂/水银/金/布/良田/数万入路/无山川之扼/

  C.辰州之南江/古银州地接施黔牂牁/世为蛮人向氏舒氏田氏所据也/产朱砂/水银/金/布/良田数万/入路无山川之扼/

  D.辰州之南江/古银州地接施黔牂牁/世为蛮人向氏舒氏田氏所据也/产朱砂/水银/金/布/良田/数万入路/无山川之扼/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诣阙,指到朝廷。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代指朝廷。

  B.纳土,献纳土地之意,文中指归附。中国古代有纳土投降的军事传统。

  C.蛮妇,文中指野蛮的妇人,因南江之地未开垦,百姓较为野蛮,故称。

  D.服阕,指守丧期满,除去孝服。服,特指丧服。阕,终了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翘与李资二人身份低微,却主动进京上奏,言明辰州位置偏僻,物产丰富,若偏师压境,南江之地可归于大宋。

  B.朝廷委派广西刘策出征南江,刘策不希望王安石参与此事,皇帝欣然答应。但王安石还是提出了选拔数人一同前往的建议。

  C.酋长田元猛抓住前来招降的李资等人,并杀掉他们。愿成来吊唁,田元猛因为信奉佛教,所以手下留情,未杀愿成。

  D.张颉传出流言,称南江杀戮严重,血流成河,以致百姓数月不敢吃河中之鱼。章惇对此不满,想要通过分功劳给他来陷害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王雱幼子夜啼,用成咒而止,雱德之。或言蛮人多行南法,畏符箓。(4分)

  (2)当是时,张颉居忧于鼎州,目睹其事,遂以书抵朝贵。(4分)

  14.章惇是如何收取、管理南江的?(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商山富水驿

  杜牧

  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

  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华白日悬。

  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

  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注]富水驿:原名阳城驿。唐德宗时谏议大夫阳城因指斥奸佞、犯颜直谏被贬,后人为避其名讳将阳城驿改名为富水驿。戆:刚直而愚。西汉名臣汲黯,因屡次直谏,被汉武帝怒斥“甚矣,汲黯之戆也”。朱云:西汉直臣,因吁请尚方宝剑以斩奸臣之头而触怒汉成帝,险些被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借汲黯被斥一事赞颂阳城刚直忠耿,“戆”字似贬实褒,用以反讽当政者的昏昧。

  B.颈联写邪佞之徒唾骂阳城,而阳城清贫如洗还不起一杯酒钱,黑白颠倒可见一斑。

  C.尾联直言阳城驿不该改名,应以之警醒经此地往长安的朝天者,点明了写作此诗的目的。

  D.全诗有叙有议,借古讽今,表达出作者嘲讽、惋惜而不无忧痛之情,足以告诫今人。

  16.这首诗的颔联写法精妙,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述而》中,“ , ”两句形象地表明了孔子对于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的态度。

  (2)《劝学》中,荀子以雕刻为喻,认为如果轻易放弃,那么“ ”,如果坚持不懈,那么“ ”。

  (3)边塞诗里经常出现“红旗”的意象,用“红旗”代指军旅,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苏轼的作品《黄州寒食帖》写得如,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 ,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 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其妙;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只有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行云流水 挥洒自如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

  B.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浑然一体 悠然自得

  C.天衣无缝 挥洒自如浑然一体 泰然自若

  D.天衣无缝 信马由缰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D.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B.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其妙。

  C.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D.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其妙。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

  21.下面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植树节纪念邮票的主体图案,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5分)

  图片

  22.《朗读者》邀请张桂梅校长为朗读嘉宾。节目主题:“我们可以改变世界吗?”请根据所给的“人物简介”,为张桂梅的出场写一段主持词。要求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其中一种为引用),150字左右。(6分)

  人物简介:张桂梅,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2000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决定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高,专门招录贫困家庭的女孩。建校以来,已有20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改变命运,摆脱贫困,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说:“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交流与融合。”

  材料二: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奖牌命名为“同心”。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世界人民聚集在一起,一起向未来。

  材料三: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将熊猫形象与冰晶外壳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表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冰墩墩一亮相,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常常一墩难求。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和观点。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C(真正意义上的集体行动不一定能保证每个个体利益的实现。)

  2.D(A项,“通过制定规则能够强制企业员工之间产生深刻的道德关联”的说法有误。B项,“因而忽略了个人的主观意愿”属强加因果。C项,“苦难的集体记忆能激发凝结与建构力量”是以偏概全,“灾难越多越有利于中华民族形成自强团结的民族力量”是过度推断。)

  3.C(A和B是“全民立足本职的综合响应与配合”,D是“逆行者”的作为,都属于“体化实践”。)

  4.材料一围绕“集体行动”展开,(1分)依次论证了理解集体行动的必要性、怎样理解集体行动、集体行动的重要意义。(1分)

  材料二从“集体行动”出发,(1分)主要论证了“集体行动”“集体记忆”“集体认同”三者的关系。(1分)

  5.组织好抗疫的集体行动。(1分)个人要认真理解并积极参加集体行动,政府要设立相关制度、秩序予以保证,集体成员形成道德共识和道德关联,从而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1分)

  保存、传承由抗疫集体行动转化而成的集体记忆。(1分)要挖掘、提取、加工、传播疫情中能激发凝结与建构力量的集体记忆。(1分)

  让应对疫情的集体记忆成为滋养集体认同的养料。(1分)使集体记忆不仅保存中华民族的抗疫历史,还能为中华民族当下和未来的凝聚提供素材,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1分)

  6.D(A项,“对‘我’偷懒的行为感到气愤”错,“我”并未偷懒,只是不太会干活。B项,原因分析有误,根据全文信息不能确认王全不当饲养员的原因。C项,“农闲”并不能揭示小说的时代背景。)

  7.C(“人物群像”“风俗画卷”错。)

  8.固执任性,自作主张地换工作且不听劝告。

  善良实在,把牲口当孩子对待,尽心尽力喂养。

  单纯率真,人到中年有时还跟个孩子似的,不懂人情世故,不看场合地提意见。

  爱憎分明,帮助、鼓励用心干活的“我”,痛打偷马料的王升。

  (每答出一点给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9.语言简洁明快。大量使用短句,生动活泼,节奏明快,如“我上车,敛土,装粪”“歪着头,看”等。

  语言富有感情色彩。多用反问句和感叹句,如“不把你累乏了?”“对了!”等;使用叹词和语气词,如“嗯”“嗳”“嘛”。

  语言通俗质朴,有生活气息。使用口语、谚语,如“好样儿的!”“像不像,三分样!”等。

  人物语言个性化。王全的话语具有个性色彩,贴合他的农民身份。

  (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0.A(“辰州之南江古银州”是判断句,应在“古银州”前后断开,这样可以排除C项与D项;“数万”作“良田”的后置定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

  11.C(“蛮”是中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

  12.D(“张颉传出流言”说法错误,张颉所传并非流言,而是确有其事。)

  13.(1)王雱的小儿子在晚上啼哭,用了愿成的咒语后停止了(啼哭),王雱感激他。有人说南方少数民族大多使用南方的法子,害怕符箓。(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德:感激。行:推行,使用。三个关键字词各1分,句意1分)

  (2)这个时候,张颉在鼎州守丧,亲眼看到这件事,于是写信给朝中权贵。(居忧:守丧。居忧于鼎州: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于鼎州居忧”。以书抵朝贵:写信给朝中权贵。两个关键词语各1分,特殊句式1分,句意1分)

  14.(1)收取之法:派人劝说;军事征服。

  (2)管理之法:设置州县;修筑城寨。

  (答对一点给1分,答案必须涉及收取、管理两个方面。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5.B(“邪佞之徒唾骂阳城”有错,此处是写阳城唾弃奸臣。)

  16.运用对比,情感鲜明。将朱云当年被轻视与后世备受推崇进行对比,嘲讽时人无知,也称颂朱云忠耿之人格。

  使用比喻,生动形象。将朱云的美好名声比作白日高悬,化虚为实,表现朱云名声之大。

  化用典故,含蓄蕴藉。用朱云请剑斩奸臣之典,烘托阳城犯颜直谏、不惧贬谪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敬佩赞许之情。

  巧用借对,工整精妙。“朱云”本为人名,而以“白日”为对,“朱”对“白”,“云”对“日”,构成巧妙的借对。(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7.(1)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2)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3)示例: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每空1分。(3)句必须是边塞诗,包含“红旗”二字,且“红旗”应代指军旅。)

  18.A[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也用来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信马由缰: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走动。浑然天成:形容诗作、文章的结构严谨自然,或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也形容人的才能、品德完美自然。浑然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悠然自得:形容悠闲从容、心情舒畅。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

  19.C(从逻辑关系上看,应是因果关系,“进而”表递进;“因此”表因果,排除A、B;从上下文意脉上看,先言“端整沉着”,后表“颇具跌宕摇曳之姿”,故排除D。)

  20.C(原句“诗的内容”前缺少介词“在”;“其妙”赘余。)

  21.该图整体造型为一棵大树,树干、树枝由向上托起的双手构成,手的上方为“3.12”字样,树叶之中点缀了房屋、山川、飞鸟、云朵。(3分)寓意是人人动手植树造林,共同建设绿水青山的美好家园。(2分)

  22.示例:袁枚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张桂梅是个普通人,却梦想用教育改变乡村贫困学子的命运。她以一己之力创办了丽江华坪女子免费高中,将2000多名贫困女生送入大学校门。有人会问,这瘦弱的身躯里,怎么会进发出如此强大的能量?我想应该源于她最朴素的人生志向。她自己又会作出怎样的回答?下面有请“朗读者”张桂梅上场!

  (张桂梅相关经历2分,紧扣节目主题1分,运用引用手法1分,其他修辞手法1分,请出朗读者的相关话语 1分)

  23.写作指导:

  材料一引用顾拜旦的话,带出作文主题——交流与融合。

  材料二和材料三涉及具体的交流和融合内容。这两则材料都以文化为内核,材料二侧重传统和现代的交融,表达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材料三辅以自然和科技元素,拓宽交流融合的范围,展现出交融带来的现实效果。两则材料,完整体现了北京冬奥会的三大主题——文化奥运、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文化、科技、自然这三者,全面融入奥运后,不仅让奥运更加精彩,也增进了人们相互间的了解和团结。

  没有交流就没有融合,交流是融合的前提和条件,融合是交流带来的一个而不是全部结果,融合也有利于更多更好更全面更深入地交流。作文最好能体现这些关系。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均应该增加交流、增进理解,以此消解纷争,更加团结;世界的美好也应在交流中实现,未来也应在融合融入中而不是在分裂对抗中走向和谐。

  “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表明可以针对三则奥运材料发表看法,就事论事;也可以因事说理,就此说开。

  【参考译文】

  熙宁五年闰七月庚戌日,(皇帝)派遣检正中书户部户房公事章惇巡察探访荆湖北路,经理节制荆湖南路的事务。在这之前,辰州百姓张翘与流民李资到朝廷献上奏章,说:“辰州的南江,是古银州,与施、黔、牂牁三地接壤,世代被蛮人向氏、舒氏、田氏所占据。(此地)盛产朱砂、水银、金子和布匹,有数万顷良田,进入此地的路没有险要的山川。如果朝廷派出(军队)大兵压境,我二人(再)劝说他们,可以使(此地的统治者)献上土地投降而(使南江)成为(朝廷的)郡县。”书信上奏到朝廷,朝廷把(这件事)交给广西钤辖刘策。不久(刘策)向皇帝进言,王安石说:“刘策的筹划很好。”刘策不想让王安石所在的转运司干预此事,皇上说:“确实这样。”王安石说:“朝廷必须精心选择几个人,共同参与这件事。”不久,刘策去世。于是(朝廷)又任命章惇(负责此事),命东作坊使石鉴担任辰州知州,让(他)帮助章惇。有个僧人名叫愿成,会制符箓、施禁咒。王雱的小儿子在晚上啼哭,用了愿成的咒语后停止了(啼哭),王雱感激他。有人说南方少数民族大多实行南方的法子,害怕符箓。王雱就向章惇推荐了愿成,章惇到了辰州,就派遣李资、张竑和愿成等人进入南江,把朝廷的旨意告知(此地的统治者)。李资等人心胸狭窄、行为放纵、没有谋略,对当地的妇女态度轻浮。他们的酋长田元猛,不能忍受愤怒,将李资等人全部抓捕了,在柱次斩杀了他们。到了愿成来吊唁时,田元猛(因为)一向供奉佛祖,才不杀他而遣送走他。章惇知道这些南方少数民族最终不可以(通过)劝说拿下,就分三路出兵诛杀平定南江,(攻取后)设置沅州,把懿州新城作为治所,(所管理的)县以卢阳为名,又把潭州梅山建立为安化县。收得一万四千八百零九户人家,一万九千零八十九个男丁,二十六万零四百三十六亩田地,开始收取租税。于是修筑武阳关硖城寨来控制此地,又让李诘率兵借着光暗中出兵到飞山,(李诘率兵)遇到险要地势不能度过而返回。这个时候,张颉在鼎州守丧,亲眼看到这件事,于是写信给朝中权贵。说:“南江杀戮太多,无辜(死亡)的人十有八九,以至于浮起的尸体塞满江面,下游的百姓好几个月不敢吃鱼。”章惇不满他的说法,并且想要分给他功劳来陷害他,于是上书皇帝说:“之前,张颉管理潭州的益阳县,赞赏攻取梅山的建议。现在我成功,是因为使用了张颉的建议。”(于是)朝廷赐予张颉二百两银子和绢布,而执政者只是担心他有不同意见。恰逢张颉守丧期满,于是(朝廷)就近任命他江淮发运使便道的官职。从此不敢吃鱼的说法停息了。

免责声明: :考题吧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文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chalingjia#vip.qq.com (请把#改成一下@啦),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侵权文章。同时考题吧不保证内容或者承诺内容真实性,

相关推荐